返回栏目
首页资讯 • 正文

“振兴老工业 黑土新篇章”两岸媒体看黑龙江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

两岸媒体人参观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两岸媒体人参观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中国台湾网10月24日北京讯 (记者 张亚静)以“振兴老工业 黑土新篇章”为主题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两岸媒体看黑龙江活动于10月11—18日成功举办。

  十余位两岸媒体人走进哈尔滨、齐齐哈尔两地,游览东北虎园、扎龙湿地等著名景区,探访中国一重、哈尔滨电机厂、中车齐车等重工业企业,深入元盛、嘉一香等台资企业,参观“青创基地”哈尔滨技术移转育成中心,亲身感受老工业基地彰显出的新活力,了解台商台青在黑土地上的扎根发展。

两岸媒体人在哈尔滨电机厂采访相关负责人。(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两岸媒体人在哈尔滨电机厂采访相关负责人。(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老工业基地彰显新活力

  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考察了位于齐齐哈尔市的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在中车齐车与企业员工一一握手,并鼓励他们:要继续练好“内功”,继续改革创新,确保永立不败之地、永远掌握主动权。在一重向企业员工们提出了三个“靠自己”,即粮食要靠自己,实体经济要靠自己,制造业要靠自己。

  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被誉为“中国铁路货车的摇篮”,是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制造规模和能力居世界前列,产品行销澳大利亚、美国、巴西、法国、肯尼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创造了400多项“中国第一”。该企业技术实力雄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25%,技能人员占68%。

  两岸媒体人于10月15日和17日先后走访了这两家公司。在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铁路货车试验研究中心的正中,摆放的是整车疲劳与振动试验台。听工作人员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来的时候观看了这个试验台,大家都非常激动。

  “铁路货车疲劳的可靠性对于铁路货车运输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这个铁路货车疲劳与振动试验台是专门为研究铁路货车整车疲劳可靠性与振动性能而开发制造的试验装备。”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工程师赵尚超接受采访时说道,这个试验平台完全依靠自主创新,整体技术水平世界领先,铁路货车在平台上试验20天,就能取得在线路上运行25年的各种数据。

  “这个整车疲劳与振动试验台技术水平令人震撼,近几年大陆重工业和科技真的是发展很快。”台湾中天电视台摄影记者连修德在听完介绍后说道。

  中国一重副总经理关永昌告诉记者,现在中国一重通过技术创新完成了四百万吨机械产量、填补四百多项空白、研发四百多项新产品这“三个四百”成就。目前,中国一重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与国际知名公司建立合作。

  “如果我没有来到东北看这些老的重工业工厂,就不会知道它们在工业发展上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台湾导报》记者蔡淑娟感慨,她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是一次新的机遇,老工厂将创造新的辉煌。

“嘉一香”董事长陈国训接受采访。(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嘉一香”董事长陈国训接受采访。(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台企“香飘”黑土地

  两岸媒体人在齐齐哈尔先后走访了嘉一香食品有限公司与龙江元盛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台企主营畜牧养殖、繁育以及深加工,在齐齐哈尔广袤的土地上分别打造出独特的优势,从而站稳了脚跟。

  “大陆一年要消费六亿五千万头猪,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嘉一香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训直言道,除市场外另一个吸引他在齐齐哈尔建厂的原因是当地政府部门在土地政策、税收、以及畜牧养殖等方面提供的扶持补助。

  元盛集团龙江元盛雪牛分公司总经理蔡承达告诉记者“政府为了鼓励畜牧业推出了‘两牛一猪’政策进行扶植,‘惠台31条’也提出对重点龙头企业进行补贴。”在享受政府扶持补助外,元盛还带动贫困户饲养和牛,对和牛进行回收,实现精准扶贫。

  嘉一香和元盛只是台资企业在齐齐哈尔发展的缩影。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齐齐哈尔,凭借好生态成为发展绿色产业的理想之地,各种优惠补贴政策更是吸引来大批台湾投资客。

  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齐齐哈尔市共有台资企业23户,总投资43.9亿元人民币。去年全市台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7亿元,利润1.3亿元。

哈尔滨海峡两岸技术移转育成中心相关负责人杨喆向两岸媒体人介绍相关情况。(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哈尔滨海峡两岸技术移转育成中心相关负责人杨喆向两岸媒体人介绍相关情况。(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青创基地吸引台商台青扎根发展

  哈尔滨海峡两岸技术移转育成中心今年经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授牌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目前已有98家企业入驻。

  85后台湾青年黄鹏起所在的哈尔滨台珍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入驻的企业之一,目前他负责经营该公司在哈尔滨的两家茶鹅餐厅。

  因为看准了茶鹅在哈的商机,黄鹏起与公司老板在哈尔滨一起筹备开设茶鹅餐厅。“在台湾,制作茶鹅对鹅的质量有一定要求,哈尔滨的狮头鹅可以代替台湾的白鹅,而且价钱也相对比较低。”黄鹏起向记者解释说。

  谈到以后在大陆的发展,黄鹏起坦言,不管到大陆就业和创业,每个城市的生活方式、市场氛围不尽相同。很多台商台青都选择到热闹的沿海城市,东北这块土地,台商比较少,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商机,虽然挑战很大,但发展机会更大、空间更广。

两岸媒体记者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忙着拍摄。(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两岸媒体记者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忙着拍摄。(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两岸媒体人点赞黑土地好风光

  长久以来,人们往往把黑龙江和“石油、煤炭、老工业基地”等词联系在一起。通过这次活动,两岸媒体人纷纷表示在这个“老工业基地”身上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新活力。

  《台湾导报》记者蔡淑娟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这几天的参观走访,她了解到了除“冰雪”外哈尔滨的其他层面,发现这座城市很活泼,而且多彩缤纷,“多彩”体现在城市的色彩和夜景都很漂亮,“缤纷”体现在哈尔滨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生活都很丰富的城市,如每年都举办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以及哈尔滨冰雪节这些丰富大家生活的活动。

  TVBS文字记者林耿贤定义哈尔滨的标签是“多元”,他说,以前总觉得东北只是个发展重工业的地方,来之后发现哈尔滨其实是一个很“多元”的城市,这里结合了科技、旅游、工业、农业等多种产业,不同产业都可以在这里发展很好。“希望通过这次采访报道将哈尔滨的好、哈尔滨的美带回台湾,让更多台湾的观众可以多了解哈尔滨。”

  “美翻了”“太酷了”“美如仙境”“好像是仙鹤一样”,在齐齐哈尔扎龙湿地,沿着金色的芦苇荡走向丹顶鹤观景台,两岸媒体人不停驻足观望。蔡淑娟全程举着手机将湿地的美景尽收其中,台湾中天电视台的两位记者忙着采访观看丹顶鹤的游客,台湾NOWnews记者吴文胜扛着“长枪大炮”用最专业的设备拍摄最美的风景,台湾自媒体人黄培伦拍摄自己学丹顶鹤走路,从小学习舞蹈的台湾自媒体人陈佩婕在观景台翩翩起舞……每一位媒体人都表现出对扎龙湿地极大的热情。

  黄培伦向记者说道,要把这些美景都拍下来,分享给那些没有来过黑龙江的亲人和朋友。“这里太美了,下次我一定还要再来。”

  活动由黑龙江省台办与中国台湾网共同主办,《台湾导报》、台湾中天电视台、台湾TVBS、台湾NOWnews等台湾媒体记者以及台湾自媒体人等参加报道。(完)

两岸媒体人参观哈尔滨规划展览馆。(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两岸媒体人参观哈尔滨规划展览馆。(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两岸媒体人参观兴十四村。(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两岸媒体人参观兴十四村。(中国台湾网 李奕均 摄)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中华经济报是两岸联盟总会长张采明智慧献给中国梦的具体展现。中华经济报立意让台湾更了解大陆,和大陆更了解台湾,使两岸传播毫无隔阂,并促进民间全面交流。